让骄傲与梦想一飞冲天——36岁小伙历时700多天 完美复刻大国重器

让骄傲与梦想一飞冲天——36岁小伙历时700多天 完美复刻大国重器

刁泽璨 2024-11-09 未命名 61 次浏览 0个评论

让骄傲与梦想一飞冲天——36岁小伙历时700多天 完美复刻大国重器

标题:36岁小伙历时700多天,完美复刻大国重器——运-20航模,让骄傲与梦想一飞冲天

让骄傲与梦想一飞冲天——36岁小伙历时700多天 完美复刻大国重器

正文

在漫葡·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,一家名为“墨克三维工作室”的店铺里,主人张海昕耗时700多天,以1:13的比例,完美复制了大国重器——运-20运输机。这不仅是一架航模,更是他多年航空梦想的结晶。

成功源于积累和坚持

“如果再早几年,我可能也做不出来这架飞机。制作的过程,就像是对我过去人生经历的一场集纳。”张海昕回忆道。宁夏最早的机场是银川西花园机场,那时,他对航空的热爱就已萌芽。他多次在废弃的机场闲逛,看到航模爱好者操控飞机自由飞翔,这使他梦想拥有一架航模。

多年来,无论升学还是辗转多个城市,制作航模这个爱好,张海昕都如影随形,从未舍弃。他不仅在书中学习、网上查阅,还与QQ群里的航模爱好者交流,甚至订阅了《航空模型》杂志。丰富的知识积累,让他毕业后敢于选择新兴的无人机行业。

一个人的“马拉松”

“真是漂亮!”当张海昕完成运-20航模的最后一道工序时,他感慨万分。这场历时700多天的“马拉松”,是他一个人的战斗。他给自己定了三个要求:够大、够精致、够还原。运-20航模翼展3.6米,长3.2米,重达30公斤,这也是他首次尝试涡喷动力。

每一个零件,每一道工序,都凝聚了张海昕的心血。他反复推敲、修改,甚至参考了国内外成功的航模案例。设计飞机结构时,他考虑的因素千头万绪,如起落架的收放时机、着陆速度、材料的强度等。

一飞冲天与一鸣惊人

“为什么要制作运-20航模?”“因为民族自豪感。”张海昕的回答简短而坚定。2013年,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首次亮相,激发了张海昕的航空梦。700多天的努力,10多万元的投入,当飞机离地时,张海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
首飞成功后,张海昕的航模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议。面对赞誉,他淡然处之,认为这源于大家对运-20的关注和对祖国的自豪感。目前,这架航模已被陈列在工作室里,供人们观赏。未来,张海昕打算在低空经济产业谋求发展,继续他的航空梦。

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阳阳 张碧迁

转载请注明来自春晖科技网,本文标题:《让骄傲与梦想一飞冲天——36岁小伙历时700多天 完美复刻大国重器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