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白驹
11月11日,教育部发布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解读。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强调,将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,继续深入清理整治,坚决纠正幼儿园“小学化”等不规范办园行为。这意味着,我们必须正视并着手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。
幼儿园“小学化”,简而言之,就是将小学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移植到幼儿园,过早地让幼儿学习小学知识,接受相应考核。这不仅是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摧残,更是对教育规律的践踏。近年来,教育部多次发出禁令,但这一现象仍屡禁不止。
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。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,对“多学”“早学”“抢学”理论的信奉,以及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为了招生竞争而迎合家长心理,主动“小学化”,都是推动因素。此外,一些小学特别是名校过高的招生要求,也“倒逼”家长和幼儿园不得不提前“加码”,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。
纠正幼儿园“小学化”,不能仅停留在表面。除了取消那些明目张胆的“幼小衔接班”“理科班”外,更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,反对各种无序“加压”。这需要我们坚持全面治理,逐级化解压力,推崇和落实以人为本、由易到难的教育理念,同时从技术层面做出改变。
例如,今年秋季开学起,全国小学初中启用了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、语文、历史统编教材。在语文教材修订中,注重加强幼小衔接,调整了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设计,以降低教材难度。这一举措,无疑有助于释解各个教学阶段的过度压力,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纠正“幼儿园小学化”的问题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,从源头到执行,全面治理,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健康、快乐、科学的环境中成长。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春晖科技网,本文标题:《纠正“幼儿园小学化”,还需逐级化解压力丨九派时评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