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文 | 消费巴士
叮咚买菜,这家曾被视为“生鲜电商”的佼佼者,如今已成为中概股中的一股清流。在经历数年的亏损和不断的市场变革后,叮咚买菜终于在2023年迎来了自己的首次年度盈利。这份财报的公布,无疑是对其长期以来坚持的“断臂求生”和“破除生鲜迷信”策略的最好注解。
【断臂求生】
回顾过往,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的激烈竞争,以及社区团购的横空出世,使得前置仓赛道一度成为“生死之战”。但叮咚买菜并没有选择盲目扩张,而是果断收缩战线,聚焦江浙沪大本营。这样的策略调整,虽然使得规模一度难看,但却带来了明显的聚焦效果。在江浙沪地区,叮咚买菜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订单量,进一步摊薄了前置仓的最大运营成本——履约成本。
【破除生鲜迷信】
长久以来,叮咚买菜一直强调“让美好的食材像自来水一样触手可得”,线上买菜是其最大的亮点。但在求生存的过程中,叮咚买菜不得不将重心转向非生鲜标品和预制菜,这两个毛利率更高、损耗更低的品类。通过推出多个预制菜品牌,以及差异化开发多个细分品类,叮咚买菜成功引导消费者从它那儿购买更多标品,实现了毛利率的提升。
尽管叮咚买菜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,但我们却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说它已经摆脱了所有的困境。其毛利率的下滑,以及营销费用的过快增长,都提示我们,叮咚买菜仍需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从山姆会员店、盒马到美团小象超市,这些竞争对手的崛起,无疑给叮咚买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。它们凭借各自的供应链优势和价格战策略,正在成为叮咚买菜复兴之路上的拦路虎。
尽管叮咚买菜已经翻红,但我们仍需审慎地看待其未来的发展前景。它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盈利,仍需我们密切关注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春晖科技网,本文标题:《叮咚买菜翻红,但下结论还有点早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